北青热点 发表于 2021-12-10 01:22:32

穿越戏中墙壁重返汗青现场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Sr7MuICHjUflpS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Sr7MtKV9E3BcVD摄影/郭盈秀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Sr7MuJ2CS6sGhc2020年《戏中壁》由差事剧团在台北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山城广场演出摄影/林育全
◎赵志勇
2021年5月,今世世界出书社推出《海上风雷》书系,其中台湾差事剧团首创人钟乔的小说《戏中壁》,是这位著名戏剧家、诗人的作品第一次在大陆出书。
《戏中壁》创作于1995年,是钟乔的小说处女作。小说钩沉了一段尘封的汗青,呈现台湾日据末期和光复初期进步戏剧家简国贤创作《壁》的前后始末。在重返台湾白色可怕年代悲情汗青的同时,也透露了作者作为一个寻求统一的左翼爱国文化人,在解严之后所走过的一段心路进程。
简国贤与独幕剧《壁》
在对小说进行讨论之前,有必要先相识台湾新剧开创者简国贤其人及其作品《壁》。简国贤,1917年2月20日出生于台湾桃园。年轻时赴日本东京大学学哲学,并且在日本筑地小剧场研习戏剧编导。学成归国后积极到场进步戏剧运动,是台湾当代戏剧的奠基人。日据末期,简国贤编写了一些广播剧,控告日本殖民者对台湾的掠夺克制。战争发作后,他编写了脚本《阿里山》,以对抗日本军国主义文化组织“皇民奉公会演剧挺身队”利用戏剧对台湾人民进行殖民洗脑的行径。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欺凌台湾大众,把台湾当作反共内战基地放肆劫掠职员和物资,吸收大员们更是普遍贪污腐败,导致岛内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民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简国贤与台湾广播电台的台语播音员、著名民间说书人宋非我相助,制作广播剧节目《土地公游台湾》,对国民党的腐败专制进行讽刺,节目取得巨大反响。
1946年6月9日,简国贤和宋非我组织的“圣烽演剧会”推出了简国贤的独幕剧《壁》。该剧呈现一墙之隔两户人家截然不同的处境。奸商钱金利囤积米粮投机倒把大发横财,家中夜夜笙歌。而隔壁的赋闲工人许乞食一家却贫病交加衣食无着。钱金利的欺凌讹诈让许乞食走投无路,最终毒死母亲孩子,自己也饮药自尽。临死前,他听着隔壁的歌舞喧哗,发出了对社会的哀鸣与控告。《壁》显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鬼”的沉痛现实,该剧在台北中山堂连演五天,场场爆满,观众甚至在雨中撑伞列队等票。然而也由于对社会抵牾的尖锐控告,该剧被台北警察当局以“挑动阶层斗争”的罪名禁演,就此尘封。直到1980年代末,剧作家的遗孀简刘理将她舍命收藏的脚本公之于世,这部台湾当代戏剧的开创之作才得以重见天日。
1947年“二·二八变乱”后,进步剧运人士遭到搜捕。简国贤参加台共并转入地下工作,在桃园大安溪、三义乡鲤鱼潭等地以烧炭、养鸭、割稻为生,经历了五年避难生涯。1953年他在台中大里乡被特务抓捕,1954年3月受审并以《惩治叛乱条例》被判正法刑,同年4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就义。2013年,简国贤烈士的姓名被镌刻于北京西山无名豪杰广场。
重返汗青现场
1987年,蒋经国宣布于7月15日排除《台湾省戒严令》。一年后在陈映真主办的《人间》杂志担当主编的钟乔受命前去桃园三夹水,采访1950年代白色可怕受难者家属。颠末数年的追问与探究,小说《戏中壁》于1995年问世。
小说让我们重返了光复之后的台湾汗青现场。日本殖民统治的伤痕尚未愈合,无辜的台湾大众就被国民党当局胁迫诱骗,沦为内战的炮灰。各级官员贪污腐败,而底层大众则遭遇来自当局和田主的重重克制,生存困苦不堪。大陆赴台的党国吸收大员们灯红酒绿,而漂泊来台的底层外省大众则沦为省籍辩说的替罪羊,遭遇藐视迫害。在这幅广阔的社会图景中,我们看到了疾病缠身的剧作家的身影。他愤于现实不公,却又痛感自身无力,陷入苦闷和迷茫。在爱人的无私支持和友人的热忱鼓励下,奋而以笔为枪,发出对不公现实的抗媾和叫嚣。“二·二八”白色可怕统治席卷而来,剧作家不得不潜身避难,最终挺身就义。
钟乔的文字是诗意的,同时也是碎片化的。一幅幅速写般的场景连缀成篇,拼贴出穿越半世纪的汗青迷雾之后重新抵达的现场。国民党长期的高压独裁,让这段饱含血泪的进步汗青成为不可说之禁忌。小说中那些片段式的场景,似乎印证着作者叩问汗青真相时曾面对的种种裂隙、喑哑和空缺。面对失语的汗青,豪情成为发起叙事的主要动力。于是我们看到小说中当时而难过低沉、时而鼓动、时而温存婉转的情愫,不仅是剧作家简国贤面对现实的体验,亦是诗人钟乔叩问汗青时的心迹。
对湮没做诗意的见证
毋庸讳言,作为诗人钟乔的小说处女作,《戏中壁》艺术上难称完美。实际上,这部小说并非以革命者简国贤的人生古迹为蓝本的纪实小说,其中人物和情节多有虚构,诗情的想象弥漫字里行间。钟乔本人回首旧作,亦直言以云云诗意对一页压杀的汗青进行抒情书写,还远远说不上是对整个1950年代台湾白色可怕汗青所进行的深入叙事。
即便云云,小说在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置疑的。对我个人而言,最有意思的地方有如下几处。首先,它呈现了日据末光复初台湾左翼进步文化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从无政府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过渡中的一个特定阶段,不同观念之间的比武、辩难和彼此扶持、团结令人遐想颇多。其次,小说中提到了大陆地下党人许老师和进步戏剧人士欧阳予倩及其剧团在台湾的巡演,他们与简国贤的来往虽非小说中浓墨重彩铺叙的情节,却也拜托了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敬仰和祖国统一的盼望。
再次,小说里出现了一位日本进步长者佐藤老师的身影,他是台湾进步剧运青年的导师。他出生于殖民国,却选择与殖民地的子民一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最终佐藤老师由于宣扬进步思想被日本军部遣送返国,不得不“在军国主义的故土避难”。想一想简国贤等进步剧运人士都是在日本筑地小剧场受到进步戏剧思想的启蒙,我们就不能不认可这个形象乃是于史有证。而作者借此所表达的那种左翼国际主义的抱负,在国家主义思潮越来越大行其道的当下尤其能给人启示。
别的,小说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契诃夫式的哀愁作为一种政治烦闷的表达。台湾剧评人许仁豪在批评差事剧团演出的《戏中壁》时,曾谈到契诃夫的思想怎样颠末日本筑地小剧场而影响到一代代东亚进步戏剧人士。而钟乔本人也曾谈到自己在冷战和军事解严的台湾度过苦闷迷茫的青春时代,并且因这种迷茫而格外钟情于契诃夫的作品。在《戏中壁》里,契诃夫饱含诗意的句子再一次成为主人公抒发心曲的拜托。半个世纪以来台湾进步文化青年的心路进程由此而相遇并重叠。
自1995年小说发表以来,追寻简国贤以及台湾1950年代白色可怕受难史成为钟乔创作和思想的一份重要任务。2020年,同名戏剧《戏中壁》由差事剧团在台北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山城广场演出。相比25年前出书的小说,戏剧的主题进一步延伸到当下。钟乔想要探究的,是被民进党所操控的所谓“转型正义”政治叙述,怎样以美式自由主义的腔调谈论民主,而刻意遗忘、抹杀了左翼社会主义者反抗剥削克制,争取解放并为此献身就义的汗青。
该剧脚本收录于此次出书的《戏中壁》一书中,有心人自可去比较小说与脚本艺术、思想上的异同。
总之,《戏中壁》钩沉了一段极其重要却不为大陆读者熟知的汗青。钟乔老师回首旧作,曾对笔者坦言:“因其抒情的笔触,美感上固然有之。但从美学上来看,小说情境的辩说、抵牾与人物的深刻化,却另有待进一步被检视与品评。”尽管云云,这部作品已对一段被湮没的汗青做了诗意的见证。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703975441749036288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MaxwellGlg 发表于 2021-12-12 00:26:29

有钱、有房、有车,人人都想!

CindyTull1 发表于 2021-12-23 09:23:58

我只看看不说话。。。

May2295531 发表于 2022-1-1 01:36:17

支持楼上的!

z1p5a2jbmahiohz 发表于 2022-1-4 03:35:58

知识就是力量啊!

AshleeMcLa 发表于 2022-1-6 18:33:46

最近回了很多帖子,都没人理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戏中墙壁重返汗青现场